李彦丰
2018年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刘晓(化名)夫妻遭遇车祸,丈夫去世,刘晓瘫痪在床,治疗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中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社会工作者马上为这个家庭建立“红色档案”,对孩子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协助家庭申请低保、生活补助及教育资助,在缓解困难的同时,逐渐恢复家庭的正常运转。近年来,石家庄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创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已有民办社会服务机构41家,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22人,社会工作人才成为这座城市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人才力量。
完善法规政策
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发展
镜头一:石家庄市新华区广源路社区的贫困户张帆(化名)家住六楼,她双腿残疾,经济困难,出行不便。2017年,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驻广源路社区,针对低保、残障等困境人群,启动了社区微工厂的“巧手创富”项目。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张帆不仅收入稳定增加,租住到出入便捷的一楼,还认识了一些社区里同龄的“老伙伴”,性格开朗不少。
“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医、助学……”2019年3月18日,石家庄市民政局与市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发出《石家庄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号召全市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专长、行业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此前,石家庄市还先后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三社联动”加快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社会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社工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效果评估办法等制度,为全市社会工作规范化开展提供根本遵循。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专业化水平
镜头二:留守儿童小凡(化名),母亲早逝,父亲打零工,平时照顾不了她。冬天屋里没暖气,小凡双手冻得通红,学习没书桌,只能趴在床边写作业。社工了解情况后,将小凡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链接资源为她装上了新书桌,并联动志愿者为她提供心灵及学习陪伴服务。从躲在人后不敢说话到学会与他人分享心情,小凡渐渐绽放出美丽的笑容。“焕新乐园”是石家庄市北极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为平山县平山镇困境儿童开展的特色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已经为5名困境儿童改善了居住环境,为7名儿童提供了陪伴服务。
为了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石家庄市民政局探索项目购买和岗位购买相结合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库,“焕新乐园”项目就是其中一个。2017年以来,石家庄市政府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儿童、青少年关爱保护、扶老助残、社区服务、婚姻家庭、灾害救助、社会组织孵化等重点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更好地服务民生。
石家庄市民政局在市区建立了24个街道级综合社工站和13个专项社工服务站点,在平山、赞皇、灵寿等5个县设立了困境、留守儿童社工服务站点,直接面向辖区内民政服务对象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服务总量超过6.1万人次。
实施“社工+”战略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镜头三:3月19日,河北省首家工会与院校合作的社工实践基地——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就业)基地,落户石家庄市高新区总工会。石家庄学院将每年选派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该基地实习、实训、短期训练或就业。据高新区总工会主席于云川介绍,该区总工会有基层工会组织448家,今后,有意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到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实习,还可以到企业、社区实习、就业,让这个基地成为推进高新区工会社会工作发展的“加速器”。
为把社会工作嵌入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各方面,拓展到青少年、老人、家庭、企业、司法、医务、禁毒、慈善、扶贫等领域,石家庄市民政局与公安、司法、教育、卫生、工青妇等部门协调联动,推动社会工作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同时,按照“谁有优势谁主导,联动各方齐参与”的原则,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社区关爱支持网络,促进社区参与融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