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社会报:智慧健康养老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19-01-24  查看次数:
        本报记者 马丽萍
         
        1月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发布了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26家示范企业、10个示范基地和48个示范街道(乡镇)榜上有名。
         
        追溯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国家政策,2017年可谓一个黄金年份。经过前几年的政策引导,到2017年2月,一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出台,成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创建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这是《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2017年和2018年两批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切切实实让我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在前几年还显得“高大上”的智慧养老,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触手可及。
         
        运用“互联网+”思维联通医养资源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的刁阿姨,每次出门都戴着一个智能腕表,可以随时监测她的血压、血氧、心率等基本健康数据,还设有一键呼救、亲情拨号等简易操作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监测数据与老人亲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同步”。这块智能腕表是2016年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健康家e养老计划”试点时发放的,刁阿姨成了八里庄街道智慧养老计划的第一批受益者。
         
        长期以来,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着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养老成为加强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也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一个方向。人们正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养老资源,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智慧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不二之选。
         
        作为一个整合的概念,“智慧健康养老”至少涉及“互联网+”、医、养三个方面。而从示范名单涉及的企业、街道、基地三方面来看,则涵盖了服务的供需两端。当前多层次、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需求,呼唤养老技术的创新和养老服务的升级。通过智慧健康养老,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各司其职,通过平台搭建,实现供需的有效匹配。
         
        智慧健康养老的核心仍在服务本身
         
        “一机在手,服务上门”。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街道玉成社区的王奶奶,通过手机APP下单了居家生活照顾服务,系统平台迅速派单出单,老人便捷地享受到居家上门服务。
         
        四川省成都市科创智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孝行通智慧养老云平台为基础,结合线上运营平台和线下服务站点,整合优质线下养老服务商,为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及协调机制,满足居家和旅居老年人生活服务、紧急救助、健康服务等需求。
         
        根据《行动计划》,目前中国智慧养老服务领域主要有六个方面: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相对于传统养老服务业,智慧健康养老采用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和优化服务。这涉及该领域一系列的技术升级和应用推广,在《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丰富智能健康养老的产品供给,包括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
         
        养老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优化智慧养老设备,更需要在服务上做细做实,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智慧技术是手段,智慧健康养老的核心仍在服务本身。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认为,智慧养老要以养老服务为中心,其目的应该是从服务端去方便老人。“养老是核心、是‘皮’,智慧是‘毛’。技术手段易得,关键是要通过技术把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和完善起来。只有有了一块扎实的‘皮’,才能有鲜亮的‘毛’。”若不在服务上做文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依托智慧健康养老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近年来,由于政府大力扶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国各地在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探索经验。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智慧健康养老基地以平台+产业为主导,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社区模型——智慧章贡,构建章贡区整体养老生态圈。合肥市蜀山区依托养老设施+引入特色服务+搭建智慧系统的模式,支持鼓励智慧化养老模式多样化发展,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以养老资源最为集中的医院、专业养老社区、乡镇敬老院三种服务主体为核心,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和健康养老智能终端,实现养老资源辐射周边。江苏省扬州市广陵街道开创“互联网+养老”“网格+网络”的智慧养老新形式,积极构建政府、家庭、社会、社区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养老格局。四川省邛崃市夹关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等信息技术产品,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平台、定位宝、烟雾报警器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广泛运用。
         
        纵观各地实践,共同之处在于服务都依托智慧信息平台建设,从平台系统的模块设置、功能植入到用户使用、线上线下资源互动再到评价机制、政府监管、财务结算,每一环节都对应着一套标准流程体系,而这对于医养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
         
        当前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充分的地区已有关于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地方经验。例如浙江省绍兴市在智慧养老的探索中,推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基本规范》等七个地方标准,建立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共涉及标准219项,其中绍兴地方标准7项,企业标准80项。同时打造了一批标准化智慧居家养老社区示范基地,让服务更贴近百姓需求。随着各地的不断深入探索,智慧健康养老必将推动行业标准化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