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的胜利,石家庄回到人民的手中,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一页。但是,此时的石家庄,却是一片狼籍。首先是社情复杂。国民党军事力量被人民解放军消灭了,但各类党、政、警、特人员却留在了市里,仅各类特务人员就有1439人,加上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周围各县逃亡地主和还乡团等,共有1.4万人左右。此外,还有反运会道门组织百余个。娼妓、贩毒、赌博三大公害,毒化着社会风气。其次是石家庄经济已到了崩溃的境地,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工人失业,市面上货物短缺,物价飞涨。再次是市政设施破坏殆尽。
在中共中央和华北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共石家庄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广大市民群众,加强城市管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到1949年底,全市的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7家工业企业全部开工生产,群众主要生活品供应充足,物价稳定,社会安定。为全国解放后石家庄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50年-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恢复和发展了电力、煤炭基础工业,新建了一批轻纺、食品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企业,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2.22倍,建成区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17万人。
第一节 全面接管 兴利除弊
解放初,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石家庄市委和市政府,在砸碎国民党统治机器,建立人民政权的同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部门和行业,进行接管、改造、利用,兴利除弊,安定社会,让石家庄尽快从战争废墟中挣脱出来。
一、接管
接管工作,是严格按照党的城市政策,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解放前夕,晋察冀中央局就在阜平县举办两个公安干部训练班,共训练100多名公安干警,随军进入市区,接管了国民党警察总局,并派大批干警到各区筹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1月17日成立了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下设铁路、工业、财经、银行、军械、电讯、文化、交通、运输、卫生等组。后来因工作需要,又增设了辑私组。与此同时,原《晋察冀日报》社和《冀晋日报》社的一批工作人员接管了由国民党创办的《石门日报》、《前锋报》、《新生报》、《建国报》和《黑白画报》的人员和设备,创办了由市委领导的《新石门日报》。接管了国民党时期的民教馆和广播电台,创办了新民教馆,并设立了石家庄新华广播电台。接收了旧剧团、书场等文艺团体和中小学校,由晋察冀军区后勤卫生部抽调医务人员接收了国民党军的医院和地方医院。接收敌伪资产比较复杂,为此,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多次同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联合发出布告,宣布只接管没收那些国民党各级政府经营的企业和国民党大官僚所经营的企业,不没收一般国民党员和小官僚经营的工商业。地主资本家经营的工商业更不在接管没收之列。对混淆了企业性质,错收错接和侵犯民族工商业的行为,立即纠正。将原属于国民党官僚资本阶级所有的平汉铁路、正太铁路、石德铁路、铁路大厂、炼焦厂、铁工厂、修械所、汽车修理厂、水工厂、织布厂、面粉厂、酱油厂、榨油厂、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及其发电厂、电话局、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企业,收归国家所有,成为国营企业。一些地下党员和老工人积极行动,一些厂矿、学校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工厂管理委员会、工会、移交委员会、复业筹备会等组织,结合复工、复业,进行接收工作。接管后,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在敌机轰炸下,复工生产、抢修设备机器,使邮政于11月15日通邮,电话于11月22日通话,电灯于12月20日通电,自来水于1948年1月5日送水。铁路和铁路大厂、汽车修理厂、棉织厂、铁工厂、制冰厂、面粉厂等厂于1947年12月底陆续恢复生产,复工职工数达3800余人,为解放前职工总人数的40%以上。
二、治理"三大公害"取缔反动会道门
对旧石门的"三大公害"--妓院、烟馆、赌场也及时进行了治理。1948年1月,市政府发出政社字第一号布告,明令解散妓院,全市一切明妓暗娼停止营业,进行登记,焚毁妓女的卖身契约,严禁卖淫制度的存在。为了使受毒害的妇女获得新生,人民政府出专款,将70多名妓女集中在教养院进行管教。一方面安排她们到医院检查身体,治疗疾病;一方面组织她们学习文化和劳动技能。经过几个月的集中教养,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使她们得到了妥善地安置,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改造妓女的同时,也对民愤极大的妓院老板由人民法院依法惩处。
为了禁毒,1949年6月,石家庄公安局颁发了《石家庄特种户口管理暂行办法》,将贩毒、吸毒人员列入社会特种户口管理。同年7月28日市政府发出布告,公布了厉行禁烟、禁毒暂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召开各种类型的毒品害人诉苦会。摧毁了贩卖毒品的"窝子",依法处理了严重贩毒者。禁毒初见成效,为1952年彻底根绝烟毒打下了基础。
为了禁赌,人民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通告、法令。1948年2月9日,市公安局发布公安第五号通告,规定:党政机关、团体人员及市民严禁赌博,违者依法惩处。1949年6月,市公安局把赌徒纳入特种户口管理范围。1949年7月华北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禁止赌博的指示》,石家庄严格执行,把禁赌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经发现,立即取缔,赌金没收上交,赌具集中销毁。对一般赌徒,通过批评教育,提高觉悟,使他们改掉了赌博的恶习;对于赌头、赌棍则给以法律制裁。仅据1949年不完全统计,破获赌博案件651起,处理赌犯2200多人,没收上缴赌资1121400元(旧币)。
1949年春,市政府还根据华北人民政府关于取缔道会门的命令,通告取消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反动会道门大刀会、红枪会、一贯道、黄香道、先天道、后天道、大仙道、师父道、九宫道、迷迷道、一心道、皈一道、真中道、金丹道、吕祖道、如意道、黄经道等封建迷信组织,停止它们的一切活动。在取缔过程,注重对一般道徒的宣传教育工作,登记时对首要分子和一般道徒加以区别,对反动分子坚决镇压。最后登记了27种会道门,首要分子74人,平息了少数会道门的反革命活动,维护了社会治安。
三、刻不容缓救饥民
解放之初,大批失业者和一部分市民家无隔夜粮。救济饥民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市政府从外地调运了大批粮食,给饥民发放。大兴纱厂、炼焦厂、铁路工厂……一切有失业工人的地方,政府都派人把粮食送到工人手中,直到工厂开工,失业工人复工。就连艺人们也都领到了救命粮。据不完全统计,从解放之初到1949年3月底,一年多的时间,共发放救济粮20多万斤,人们券20多万元。1949年,全市一切脱产人员又开展了3个月的节约运动,从伙食中节米每月一万斤,用以救济贫苦烈军属、失业工人、贫苦市民和灾民。对于因国民党飞机轰炸而受损失的市民,市政府也都给予适当安置,发给救济粮,送医院抢救治伤。政府的救助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秩序,许多人双手捧着金黄色的救命小米,热泪盈眶,情不自禁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
第二节 恢复生产 发展经济
刚解放的石家庄,不仅政治情况复杂,而且百废待举。尽快让石家庄活起来,由靠救济生存的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正确方针,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市民群众,战胜了重重困难,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让石家庄的工厂烟囱冒了烟,市面商店开了业,国营、合作、私营"三驾马车"闹石门,使百业凋敝的石家庄活起来。
一、公营经济大发展
在保护、扶持私营工商业发展的同时,人民政府把国营、公营企业作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基础和领导力量,下大力气,狠抓恢复和发展。石家庄的国营、公营工商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敌伪的工商企业,主要有铁路大厂、电厂、电话厂、炼焦厂等;二是从根据地迁来的企业,主要有面粉厂、制药厂、轧油厂、烟厂等;三是新建企业,工业企业有:裕华铁工厂、华北交通工厂的机器制造、裕民玻璃厂、裕民造纸厂等。商业企业,1948年初到年底相继建立了国营粮食公司、花纱布公司、煤炭公司、百货公司等。
按当时的习惯分类,归属晋察冀边区(华北政府)的工商业为国营企业,归属石家庄市的为公营企业。1948年1月,国营、公营工商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石家庄市国营公营工业企业统计表 1948.1
归 属 工 厂 名 称 从 业 人 员 资 本 (亿)
晋察冀边区 大兴纱厂 970 5000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铁工厂 10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兴厂 25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制棉工厂 16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工厂门市部 5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制冰厂 22
晋察冀中央局 振华酒精厂 11
晋察冀军区华北实业公司 华北联合工厂 50 2
华北铁工厂 40 3
晋察冀边区工业局 炼焦厂 300 70
晋察冀边区工业局 朴坚工厂 7 0.2
石家庄市政府 裕民实业公司 200
石家庄市政府 裕民制粉一厂 38
石家庄市政府 裕民制粉二厂 55
石家庄市政府 育德铁工厂 46
石家庄市政府 裕民制冰厂 18
石家庄市政府 新华织布厂 402
石家庄市政府 裕丰电磨 42
石家庄市政府 石家庄制油厂 18
石家庄市政府 第一酱油厂 14
石家庄市政府 石家庄公营制面厂 28 1
石家庄市政府 公营露酒厂 42 4
石家庄市政府 第一酒厂 67 1
石家庄市政府 第二酒厂 26 1
石家庄市政府 第三酒厂 27 1
石家庄市政府 第四酒厂 28 1
石家庄市政府 第五酒厂 20 1
石家庄市政府 解放铁工厂 35 0.1
石家庄市政府 华北皮革厂 19 3
石家庄市政府 北方印刷局 5 0.05
合 计 30 2035 951.6
石家庄市国营、公营商店统计
归 属 名 称 从 业 人 员 资 本 (亿)
晋察冀军区 影片营业部 10 0.2
冀中区 冀中实业公司分销处 0.6
石家庄市政府 石家庄日报社 136 10
石家庄市政府 晋察冀日报材料厂 17 0.5
石家庄市政府 晋察冀新华书店 12 2
石家庄市政府 华北新华书店 8
石家庄市政府 兴业印刷局 12 1
石家庄市政府 石家庄贸易公司 70
石家庄市政府 市民油盐店 14
石家庄市政府 民众粮店 32
石家庄市政府 大众商店
石家庄市政府 晋中煤铁公司 33
石家庄市政府 建业五金电料行
石家庄市政府 华茂商行
石家庄市政府 裕华隆染厂 6
石家庄市政府 兴华裕电磨 6
石家庄市政府 裕丰×× 7
石家庄市政府 永昌号(布纱) 3 10
石家庄市政府 四号旅馆 4 0.03
石家庄市政府 正大煤铁公司 23 1000
石家庄市政府 石大花店 8
石家庄市政府 信托商行 24 300
石家庄市政府 永安旅馆 6
石家庄市政府 建华二厂门市部 4 0.5
合 计 24 359 494.73
为了探索管理城市工厂的经验,加强工厂党的工作及职工工作,1948年9月1日,市委成立了"工厂工作委员会",并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各国营、公营企业,依靠工人群众改进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促进了国、公营企业的发展。
仅仅一年时间就使昔日的废墟上,机器轰鸣,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据1949年2月全市工商大调查统计,1948年底,国营、公营工业机器生产13大类46家,从业人员9087名,资本总额18亿多元,手工业生产8大类27家,从业人员394人,资本总额0.16亿元。商业企业16行42家,从业人员1422人,资本总额2.9亿元。国营、公营工商业资本总额占公营、私营、合作经济总资本额的65.56%。国、公营企业虽然户数少,但掌握了铁路、电力、轻纺、机器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工业,占据了粮、棉、油、铁、煤、布等主要生活资料市场,成了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年公营企业发电量1011.314千瓦,自来水24.12万吨,制造车床156台,奥油612吨,碳酸200吨,早酚400吨,肥皂655箱,纸烟35759条,酒及酱62万斤,粮食加工2577万斤。运输力,发展公共汽车54辆,胶轮大车533辆,铁轮大车2233辆,总装载量349.47万斤。全年工商业赢纯利25663万元(旧币)。
二、合作经济初露头角
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市政府还努力发展城市合作经济,以解决城市就业,稳定物价,活跃市场。当时,市内货物奇缺,价格昂贵,如蔬菜,市郊一斤128元,市内一斤上千元。市政府工商局工作人员在组织小商联合会时,萌发了将失业的商贩临时组织起来,到郊外购运蔬菜进市的想法,既丰富了市场,又解决了就业,一举两得。于是,由小商联合会出面,1947年11月25日起,组织人数少则四五人,多达六七十人的合作社,贩购蔬菜进市销售。入社自愿,资金集股。开始赢利甚丰,吸引了更多的人,到12月5日,仅仅10天,桥西组织起了工商小组135个、合作社18个,社员3694人,股金78万元。桥东排子车工会和洋车工会也组建了合作社。市贸易公司也以赊贷方式组织了16个工人消费合作社。于是市场价格下浮,白菜每斤由1000元降到400元,大葱每斤由1600元降到600元,猪肉每斤由1万元降到了0.5万元,花生油每斤由8000元降到2000元。市场稳定,失业者有了生路,社会安定下来。12月5日以后,各区、街政府领导、协助各街道组织合作社,到1948年1月底,全市办起各种形式的合作社182个,有社员23429人,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而按行业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有26个。共运进市内蔬菜247万斤,粮食76万斤,肉、油42万斤,干鲜果品37万斤,煤18万斤,卷烟4022条,烟丝2506斤。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继续下落。白菜每斤降至280元、葱400元,猪肉4500元,羊肉5050元,粉条2000元,市内外价格接近平衡。到1月底,全市合作社共赢利2.9亿元,平均每天可供1.5万人生活费用开支。
合作社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使大批穷苦市民绝处逢生。同时也萌发了新的生产关系。自愿结社,入股分红,民主管理,照顾特困户。
1948年2月,市区撤掉各处关卡,物质交流畅通,以运销为主的合作社面临生存问题。市政府及时做出了将合作社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计划,引导转产,生产、经销结合,改组为群众自愿结合,以行业为主的劳动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发出了《关于发展合作社的指示》和《关于合作社的指示》,就合作社的性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营范围、优惠政策、组织领导等做出了5条具体规定。市工商局增设了合作科,专司合作社的审查、发证、管理工作,各区政府专设了工商助理员,各街政府增设了生产委员,负责合作社各项工作。对合作社进行了整顿、转产等工作。各合作社瞄准市场,确定经营方向,有18个合作社转为棉织业生产社,民生市场合作社转成卷烟厂。到3月底,转为生产社的56个,供销社69个。调整转产后的合作社,形式多样,更加规范,而且由初级贩运营销发展到较为高级的生产、营销企业。随着市场不断变化,合作社不断变更,终于出现了巩固的,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到1949年3月,真正巩固的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31个,其中手工业合作社23个,供销合作社7个。
三、保护私营工商业
石家庄近代工业基础薄弱,支撑市面的主要是中小工商业,解放时,全市商业2千余户。工业以手工生产为主,如全市33户铁工厂,仅有钻床11台、电焊机2台、柴油机1台、10马力发电机1台、砂轮一台、电磨一台、气泵一部。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从业人员少。而且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由于大多数工商业者对人民政府的政策不了解,再加上"左"的干扰,乱抓乱斗乱抄,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致使工商业者怕炸、怕抢、怕捕、怕并,出现了大吃大喝、化大为小、支应门面,甚至转移资财的混乱局面。2270户商号,开门893户,而繁华地段的南大街的商号几乎全都关门停产。
市政府一方面多次发布安民告示,宣传政府保护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严禁侵犯工商业者的合法财产和经营权,号召开门复业,并采取措施,禁止乱抓、乱抄、进市争购物资,将查封的17户商号启封复业,将进市抓人的农民动员离市。另一方面,调整税收,减轻私营工商业税赋,发放贷款。据1948年统计,人民银行对私营工商业放贷9972万元,私人银号放贷13405万元,合计2.3亿元。
在采取各种措施的同时,市政府又召开座谈会,和工商业者共商发展大计,这是相互沟通、消除隔阂、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形式。据档案记载,从解放初至1948年上半年,共召开了22次,既有工商业者代表座谈会,又有行业座谈会,既和工商大户座谈,又和店员、学徒座谈。政府宣布政策、方针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处理办法,释疑解难;工商业者提问题,谈想法,双向交流。到1948年3月份,大部分工商户逐步消除了不安情绪,复工复业,一些出走敌占区的工商户也纷纷返回,1948年2月份返回3户,3月份返回15户,4月份返回36户、5、6月份返回21户。到6月份,工商业已呈现发展趋势。
私营工商业变化对照表
日期项目 1948年1月 1948年6月
户 数 人 数 资 本 户 数 人 数 资 本
商业 1956 6093 174.67亿元 2441 7941 165.04亿元
工业 814 2762 45.55亿元 1438 5297 84.89亿元
小商 8467 3918 10.66亿元 4052 5679 15.63亿元
小手工业 40 65 0.2亿元 150 205 0.56亿元
合计 5677 12838 231.08亿元 8081 19122 266.12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6月份工商户增加了70%,人数增加67%,资本增加了8.6%。
平、津解放后,工商业中心北移,石家庄的工商业受到冲击。为适应市场变化,市政府实行"经济改组",调整工业生产品种结构,确定工业生产以绵织、铁工业、煤炭、榨油为主,到1949年六七月,生产便恢复正常。为了发展商业流通、活跃市场,在1948年建立的14个集市的基础上,1949年又建了粮食、棉花交易所,统一了度量衡,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公营、合作和私营三种经济成分,1949年粗略统计,私营工商户占48.5%,从业人数占51%,商品额占30%左右。
在对私营工商业保护和发展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造和限制措施,主要形式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和旧管理制度的改造。
由于1948年至1949年还处在恢复生产阶段,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只是初步的。个别的重点行业,如棉织、铁工、榨油、弹轧等行业,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帮助供销、国家订货、奖励技术进步与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等,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国家订货方面,据石家庄市委1948年《关于石家庄一年来工商业恢复与发展问题》(初稿)中记载,最早是在铁业和棉织业进行,如1948年1-3月份,国家供给私人工业的铁11.17万斤,铝板100张。收购生铁水车119架,锅14484口。向棉纺织手工业订购11400匹布。12月份,在一定利润下,又定立1775匹的织布合同。到1949年下半年,国营花纱布公司与大部分私营棉纺厂签订订货合同,供应其原料吸收其产品,帮助私方解决了资金周转和销货难的问题。到1950年1月,棉纺业订货者占全部生产厂家的76%。棉纺最大企业大兴纱厂发还私人后,花纱布公司采取了以绵换布的方式,既帮助其解决了资金周转和销货难的困难,又引导其按照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铁工行业,到1949年基本上实现了由国家供给私人工业生铁、铝板,然后由水利推进社大量订购水车,使生熟铁业都获得发展。到1949年10月份,由于国家大量订购水车和棉布,极大地刺激了各种主要产品的大量增加,10月份与9月份相比较,生铁水车增加了3倍,熟铁水车增加了1.5倍,铁锅增加了63%,布匹增加96%。
在供销方面,政府一方面帮助建立了铁工、工艺、制革、毛巾四个产销联营组织,另一方面,于1949年9月,组织国营、公营企业及国家银行、合作社、对粮、油、盐、棉、煤、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实行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使私人资本受到限制。市政府还领导成立了以国营、公营为龙头的"行业委员会",集中力量,统一管理,把私营企业完全置于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到1949年底,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改造形式在各行业普遍推开。
从1948年8月开始,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旧有制度的改造工作。1949年3月,首届石家庄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关于《石家庄市私营工厂商店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战时暂行办法》。《战时暂行办法》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总原则下,从工人政治权利、工时、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文化教育等方面作了规定。随后,各行业依据《战时暂行办法》结合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贯彻的办法,限制了私营企业业主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改善了劳资关系,为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战备和增产补损运动
石家庄解放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断派飞机轰炸,派地面部队偷袭,妄图把这个新生的人民城市扼杀。从1947年11月12日开始,蒋机就飞临石家庄上空,狂轰滥炸,目标主要是电厂、大兴纱厂、焦化厂、铁路大厂、铁路以及居民区,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以大兴纱厂为例,从11月12日开始,国民党的飞机,对大兴纱厂狂轰滥炸一周。以11月13、14、15、16日四天为最厉害,共投弹175枚之多,炸毁厂房、仓库、办公室等房屋建筑452间,116331平方米,炸毁细纱机3000锭,络经机200绽,络纬机300绽,变压器5座,其他机器设备50余台。炸后起火烧毁棉纱12000件(每件400磅)、棉花2307包(每包160斤)、棉毯41.5包(每包100条)、毛巾7包(每包100条),和足够11000绽、300台布机使用至少三年至多十余年的各种机物料,另外,还损失了二亿多元的法币现金。
接着,蒋机不定期随时实施轰炸。以1947年1月15日为例,敌机轰炸后,复兴路东口路北路南、厂子巷、吉祥胡同、声远里、普安胡同、三条胡同等居民聚居区变成一片废墟。躲进地洞的四五十人,因洞口炸塌,全部闷死。二区七街、学堂街一带,炸毁房屋50多间,居民罗小皂一家5口全部遇难。大同街炸毁房屋七八十间。工商业繁华区炸毁商店、作坊、摊点房屋370间,受损工商户315户,死伤37人,损失物品折合款额205850余万元(旧币)。再如1948年8月22日和9月中旬,蒋机两度轰炸,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8月22日三度有18架蒋机轰炸居民区,死亡67人,毁房100余间。9月中旬,一连五天狂轰滥炸,13日更为肆虐,从下午2点半至4点半,两个小时内21架敌机分三路投下炸弹70余枚,其中1000磅的重型炸弹10余枚。公安局干警13人遇难。新华路铁路分局被炸死职工7人。新开街警备司令部死难工友4人。还有一些单位和居民区被炸死职工和居民30人,伤25人,炸毁房屋200余间。14日,又有17架敌机集中轰炸了郊区南新城、大郭村及肖家营等处,驻南新城的"军大"牺牲21人,伤22人,村民被炸死78人,伤95人。军校驻房全毁,民房仅大郭村一村即毁2320余间,损失粮食540石。正如10月6日石家庄市各界联合追悼历遭美制蒋机轰炸牺牲的烈士和死难同胞大会上的祭文写的:"美蒋匪帮,残暴不胜,铁枭肆虐,闾里尽掠,机枪扫射,炸弹砰轰,商号工厂,屋夏四倾,婴儿妇女,尸体纵横,瓦砾遍地,一片血腥……"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我没有控制权的情况下,使人民群众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减低到最低限度,市政府做了大量的防空、救护、救济工作。1948年2月成立了防空委员会,组建了防空总队,各区、街也组建了相应的防空救护队,动员机关、群众挖掘防空壕沟,做好防护准备。敌机来袭时,及时报警,组织群众疏散、隐蔽。在每次敌机轰炸中,防空总队和各区街防护小队都能及时到位,维持防空秩序和实行警戒,挖掘被掩埋的市民,及时送医院抢救。对受灾市民,适当安置,并发给救济粮,死都给以棺木。
由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防空措施,虽然屡有损失,但市面平稳,民心安定。各工厂纷纷冒着敌机继续轰炸的危险,不顾严寒地冻,积极参加修复生产工作。大兴纱厂从1947年11月中旬,到1948年元月中旬,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纱场厂房的修复就基本完成。元月18日开动了第一台细纱机,从二月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到五月份开出了6300绽。5-8月三个月中,又修复了1000绽。
在飞机轰炸的同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又两次派遣地面部队奔袭石家庄。1948年5月,策划了阎锡山、傅作义合袭石家庄,结果阎锡山部一师在盂县被歼,傅作义部惧歼未动。10月下旬,蒋介石亲赴北平,又一次策划了奔袭石家庄的军事行动。动用了主力第九十四军、新编骑兵第四师等为先头部队,配属500辆汽车,装裁大量炸药,其后还有第三十五军、十六军、九十二军的三个师为后续部队由涿县等地经保定南下。
为粉碎敌人偷袭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在一周之内为新华社连写了三篇消息和评论,揭露了敌人的偷袭阴谋。中共中央军委几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军事计划。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部署,华北军民在保石路沿线的望都、唐河、沙河、滹沱河筑起四条防线抗击敌军。石家庄市也紧急动员,全市投入紧急战备工作中。各单位纷纷组织自卫队护厂、护校、护店,仅内市区就组织了4500多人的治安防卫队,配合政府维护社会秩序。为了避免损失,市委将各国、公营厂矿的机械设备、物资档案、技术人员和大多数中等学校的学生疏散转移到获鹿、赞皇山区和衡水附近的铁路沿线农村。据大兴纱厂、炼焦厂、铁路大厂、电灯公司、电话局、裕民实业公司等6个单位统计,共运走机器物资1894吨。铁路员工高度紧张地工作,一周内的运量达1.1万吨,并突破了日运量3000吨的记录。
偷袭以失败告终。11月初战备结束。为了把损失弥补回来,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补损"运动。首先由铁路大厂开展,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赞扬。市委于1948年11月20日发出全市公营企业开展增产补损竞赛运动的号召,得到了全市职工的热烈响应。全市近30个公营企业积极投入到竞赛运动中来。各工厂的党、政、工组成了竞赛委员会。各部门互相支援、密切配合,使劳动率成倍地增长。铁路大厂平均每天完成两个星期的复工计划,第一发电厂两天完成十天的计划。不少厂矿还改进经营管理,改革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烟厂技师张文增发明了新式切烟机,使华北实业公司烟厂增产25%。大兴纱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安装11296锭的工作任务。在轰轰烈烈的劳动生产竞赛运动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着名歌剧《红旗歌》女主人公,就是以女工阎金芬为原型的。机电保全和纱厂保全工,除了修理损坏的零件外,还搞大修配,完成了三部细纱机、暖气设备、给水设备、喷雾设备、以及四道粗纱机的大修配任务。原来本厂根本不能制造生产的机器零件,如锭脚、锭心、罗拉、距纱架等,现在工人自己动手制造。1948年共制造大小机器零件141963件,解决了修复当中的困难。在安装机器方面效率更高。保全工人安装288个锭子的一台细纱机,在5月份以前需要140多个工,到9月份安装400个锭子的一台细纱机,就只要100个工了,10月备战以后,安装一台细纱机只50个工就够了。短短几个月中,工效提高了二倍以上。安装钢丝机5个人12个小时包大锡林五个,比以前12个小时包大锡林2个的效率,也提高了一倍。另外,电料科18个工人,全年完成了500余马力动力、近千盏电灯的安装工作和管理工作,工作量之大,是过去根本做不到的。由于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纱、布产品总产量迅速上升,棉纱由1948年1月份的4.87件,提高到12月份的854.82件。棉布由1月份的23匹,提高到12月份的4595.10匹;棉毯由开始生产时(6月份)的1506条,提高到了12月份的3587条。
第三节 重在建设 百业初兴
石家庄解放,为各业复兴创造了条件。入城之始,人民政府在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建设城市,使石家庄的各业兴旺起来。
一、市政建设
无论是日本侵略军,还是国民党政权,都把石家庄当作军事据点,为战争服务成了城市的基本功能。解放后,恢复石家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要求,是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首先,医治战争创伤,恢复供水、供电、通邮、通路。填平了国民党政权挖掘的47公里长的内外防护沟,平毁了各类碉堡6000多座,抢修了被国民党飞机炸毁的市政设施。1947年11月20日,电灯公司恢复供电。同日,接收自来水厂,成立了自来水公司,修复了被炸毁的配水管道12处,1948年1月5日市区恢复供水。1947年11月22日,电话局恢复通话业务。
局势稳定后,市政府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用于市政建设。1948年修补沥青路面5000米,占全市沥青路面70%。整修了南小街、宁远街、永安街等土路2500米,修筑了通往外埠公路21000米。整修排水涵洞85米,新建排水明沟1500米,疏浚明沟2000米,占全市排水明沟三分之一。修整了暗沟2700米,完成了砖侧沟补修工程1720米,并完成了南大街、民族街清淤排水工程。对石家庄火车站的重点设施不断进行修复和扩建,抢修了铁路、加固石家庄西面、北面的防水工程--石宁堤。颁布了《石家庄公共卫生规则》、《石家庄暂行建筑条例》、《石家庄建筑区划暂行规定》等法规。供水工作逐步走上正规,1948年制定了《石家庄市供水暂行章则》,确定了水价。1948年,自来水用户594户,用水人口5148人,年售水量22.8万立方。1949年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第一台10HP送水机,完成了全市消火栓、公用栓的整修工作和宁远街、于家街循环管道铺设工程,提高了中山路以北供水能力,全年售水量达到25.1万立方。
1948年建设局成立了公园办公室,负责公园管理和城市绿化。同年5月29日,动工修建胜利公园,1949年3月改为华北烈士陵园,1949年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又决定兴建桥东公园(长安公园)。石家庄解放时,市区面积15平方公里、街道长度11.4公里,仅有街道树470株。1948年春,成立了植树委员会,组织义务植树万余株,修复中华路绿地八处。辟地137.2亩,兴建苗圃。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兴起
解放前,石家庄市有7所中等学校,即市立第一中学、市立女子中学、私立石门中学、私立建国中学、省立商业职业学校、中学进修班、正定中学师范联合中学、共计51个班,学生2499人,经常到校的人数为2140人,教职工160人。小学78所,其中完小22所,初小56所,共计学生15825人。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对部分教职人员集中到政治学校学习,大部分教职员留校复课。11月25日,78所小学有72所复课,其中完小14所。1947年11月底,将所有中学合并,成立了石市联合中学,分为男生部(校址在市教育学院旧址)、女生部(现一中校址),原来的省商业职业学校成为市联中商职分校。1948年联中撤销,男生部改设市立中学,女生部改为市立女子中学,迁到现十七中校址。1948年春,又成立了石家庄师范学校。当年9月,又将市立中学分为两部分,设立了第二中学,原市立中学改为第一中学。全市在校中学生1871人。到1949年春开学时,有小学81所,其中市立小学76所(内完小15所),师范附小(完小)一所,机关工厂所办小学3所(内完小一所),私立小学一所。小学生计16883人(内含高小2289人)。到1949年底,全市有师范一所,中学三所,小学122所。
另外,还进行了干部补习教育和工农速成教育,先后办起了石家庄市民众教育馆、市干部文化补习学校、企业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等,市内各区办了市民学校,各厂矿也设立了补习学校。仅从1948年开始,到1949年夏季,业余补习学校就办了四期,先后开办7个初中班,4个小学班,一个升学预备班,一个就业预备班,学生600多人。为解决私营企业职工的学习问题,开办了私营企业职工业余学校。到1949年7月,全市有私营企业职工业余学校5所共计17班,男女学生784人,其中工人611人,占总数的78%,职工家属、家庭妇女、小商贩等173人,占学生总数的22%。
三、文化复兴
石家庄解放后,文化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一大批文化名人进入石家庄,如:凌子风、郭兰英、王昆、张梦庚、崔嵬、周巍峙、马彦祥、阿甲等。华北平剧院也进驻了石家庄。市委组建了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下设秘书、美术、音乐、戏剧、戏曲改革工作组。后来又成立了文艺工作委员会,开始了对旧文化的改造和新文化的建立、普及工作。接收石家庄市内留下来的剧团有:革新剧社、义合评剧社、线弦剧团,前进秧歌团。全市艺人总数为541人。向艺人们发放救济粮,组织艺人学习,改革旧的班社制度,废除私人班主,民主推荐社长,让艺人组织起来,使剧社成为集体所有制。同地逐步改造旧的影剧院。石家庄解放初期,我们接收过来的影剧院大小有十五六个,其中戏院多,影院少,大都破料不堪,演出条件很差。根据情况,对这些剧场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一是立即收归国有经营,如人民礼堂(建国堂戏院)、新中国戏院(第一舞台)、五一戏院(升平戏院)、解放影院(劝业场影院)、艺术戏院等,一切行政、财务、人事和影戏业务均归当时的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盈亏由国家负责;二是由国家代管的过渡形式,如新世界戏院、新新戏院、同庆戏院、中华戏院等,因其分布在南花园,而且条件较差,当时采取国家"代管"形式,国家扶助经营,经济上自负盈亏;三是自管制,如东华戏院、和平戏院、海市戏院、义友戏院、胜利戏院、天泉曲艺厅等,这些场所多系临时建筑,设备简陋,但当时业务情况较好,收入较多,所以私方有自营的积极性,仍维持了私有制。根据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审改剧目,通过组织艺人学习,结合重点剧目分析、座谈,进而组织"讲习班",请专家讲课,提高艺人的思想认识,分辨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改戏。并排演了一批新戏,计有《兄妹开荒》、《白毛女》、《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闯王进京》、《反南阳》、《陈胜王》、《九尾狐》、《正气图》等。还有丝弦剧团自编自演的剧目《农民服务所》、《农民与蛇》等。这些剧目的演出,既发展了戏曲,也增加了剧团的经济收入,戏剧界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局面。
为了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在北平解放以后,石家庄市的几个戏院,曾接待过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张君秋、吴素秋、丁果仙、常香玉、荀慧兰、毛世来、李和曾、王玉馨、金月仙等全国着名的艺术家、表演家的演出,对石家庄戏剧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也空前活跃起来。筹建了新的民教馆,设立了图书馆,开辟了展览室,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购买了政治、经济、文化、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图书3000多册,报纸10多种。把经过整理的有科学价值的旧文物和搜集的胜利品,用来建立陈列室,还建立了问事处,设立了黑板报,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专出报道国内外和本市的重大新闻。之后,又建立了有线广播站,在各区建立了教育分馆,开展了图书借阅活动。并在人民公园建立了图书代借站,在大桥街、解放路设立了图书室。到1949年,年图书借阅量达3万册次。同时,陆续从中央直属机关,晋察冀边区和华北政府图书馆接收文物近万件,图书12万册,于1950年成立了图书博物馆。
为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全市还成立了俱乐部,修建了体育场,开展了生动、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1949年开了职工运动会,参加秧歌比赛的就达1400多人。各工厂有秧歌队12人,俱乐部13个,解放一年来,职工自己创作剧本20多部。其中铁路工人魏连珍创作了剧本《不是蝉》,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进京公演,引起强烈反晌,《人民日报》发了评论文章。之后,又到上海演出一个月,场场满座。
四、新闻事业
石家庄解放前的报刊、电台,除中共地下党组织不公开的出版物和少数中派报纸,多数新闻机构是国民党政权的宣传舆论工具。石家庄解放后,必须建立人民自己的宣传舆论机构。
1947年10月,清风店大捷后,石家庄还处于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时,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就决定,由《晋察冀日报》和《冀晋日报》抽调人员,做好准备,到即将解放的石家庄创办报纸,并成立了社务委员会。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社务委员会人员随同新组成的中共石家庄市委迅速进入市内,一连接管原国民党的《石门日报》、《前锋报》、《新生活》、《建国日报》等报社的人员和设备,一边积极紧张地创办石家庄解放后的第一份报纸--《新石门日报》,社址设在桥西华安街6号原《新生活》社址内。
为了加强对党报的领导,中共石家庄市委成立了党报委员会。经过几天紧张筹备,《新石门日报》1947年11月18日正式出刊,为四开四版周七刊。1948年1月改为《石家庄日报》。
当时,《石家庄日报》社和新华通迅社石家庄分社是合一的。报社记者在向报纸供稿的同时,又向新华社总社发稿,报社各科接收新华总社电讯,同时向总社拍发本市的稿件。1949年河北省成立后,新华通讯社改称新华通讯社石家庄支社。同年下半年,这种报社与通讯社合一的形式才取消。1949年9月份,报社除有社长1人外,还设有正、副总编,编委会下设办公室、报编部、采通部、经理部。此外,还在全市聘请了特约通讯员,形成了百余人的业务通讯网络。
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是石家庄解放后,在接收原国民党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台址在休门赵家祠堂,当时称"石家庄新华广播电台",隶属市民教馆管辖。1948年初,移交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管辖,台址由休门赵家祠堂迁至文化馆(今中山路工商银行桥西办事处所在地),由文化馆代管。当时,石家庄周围的一些大城市尚未解放,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改为"石家庄新华有线广播电台",使用10瓦、30瓦、40瓦三部扩音机,并借用电信局线杆架设线路,安装喇叭,使南大街、大桥街、民族街、五一街等繁华地带通了有线广播。
1949年夏,石家庄新华有线广播电台迁到中华大街128号,在搞好有线广播的同时,开始恢复无线电广播。此时,广播设备和播音条件极其简陋,一部25瓦发射机,发射线只有20米高,全台有9名工作人员,直到1950年以后,广播设备才有了明显改进,全部改用无线电台发射广播,正式定名为"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