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支持Ipv6
         
        综合要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数据发布
        美丽石家庄
        发布时间:2019-09-18 17:19
        发布时间:2019-09-18 17:19 【字体: 打印
        "一五"期间,石家庄市成为我国纺织、轻工业生产的基地之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进入全国几十个中型城市行列之中。一系列的成就和胜利,引发了"左"的思想出现和膨胀,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给工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后果。1960年后,石家庄城市建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进行调整。
        第一节 "二五"期间的发展与"大跃进"的影响
        "二五"期间,是"大跃进"发动时期,各方面事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和破坏,部得来说是曲折中前进,调整中发展。"二五"期间,全市市属、区属工业有很大发展,创建了钢铁、冶金等五个较大工厂,机械行业中的水泵厂、拖拉机配件厂、农业机械厂、车床厂、建筑机械配件厂相断建成;化工行业中制碱厂、硬化油厂、人造石油厂建立。全市职工由1957年的5万人增长到1962年9月的6.9万人(指压缩后的人数)。"二五"期间新建高等院校7所(含中专升大专3所)中等专业学校10余所;新建中学7所;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10余所;新建医院9所,床位增至3065张。其他服务性公共建筑和设施也有较大发展。市区面积扩大了7平方公里。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跃进"片面强调高速度和"以钢为纲",偏重于工业发展,不仅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也给城市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城市规划布局突破,城市人口突破和城建投资不足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建设布局不平衡
        "一五"期间对城市规划执行管理较严,出问题较少。"二五"计划前两年的"大跃进"期间,片面强调高速度,建设进度加快,规划被"跃进"计划打乱,东北工业区被新建工厂挤满,出现了工业布局混乱、分散的局面。市区北部4公里以外分布着黑白铁厂、金属结构厂10个机械加工工厂,钢厂分散于市郊五个生产点,造成生产协作、交通运输、职工上下班的不便。货车厂位于有800张病床的医院上风,污染较大的革皮厂、制酸厂建在居民居住区内,纺织机械厂则与有300张病床的医院为邻。
        居住建筑与市内建筑规划不相适应。新建的国机棉三、四厂、前进机械厂、煤矿机械厂等临街建筑原规划为三、四层,而建筑实为一层,不仅用地多,投资高于楼房,而且与市容规划不相适应。就建筑形式而言,外观样式单调,临街建筑混乱,缺乏应有城市规划艺术。有的沿街建筑少,十几年未形成一条完整街道。
        公共建筑分布不平衡,新建市区与旧市区疏密不匀,中山路、解放路集中较多,长安区道路较少,造成交通量集中,服务半径不合理,群众生活不方便。
        二、城建投资不平衡
        "一五"期间,市政投资约1000万人民币,而"二五"期间,市政投资为492万元。在"二五"计划实施的前二、三年的"大跃进"期间,由于城市发展中突出强调的是以"钢"为纲,"大办工业",出现了"重生产、轻生活"、"重工业、轻城建"的倾向。从1959年至1960年,全市企业猛增至1136个,工业投资大量用于钢铁生产、企业建设,而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则明显下降。三年基建投资总额为3.28亿,用于工业建设投资为2.92亿,占投资总额的97.29%,城市建设仅为493万,占投资总额的1.5%,住宅、道路、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需矛盾突出。就住宅状况讲,一是分布不平衡。由于工业区位于桥东,40%的居民位于桥西,居住疏密不均,上下班不便,市内交通大量增大,流动量增多。二是人均住宅面积为3.07米,比解放初期不仅未提高,反而随人口增长而下降。市政建设虽然在"跃进"年代开辟了40公里长道路,修建12座桥梁,新增15公里排水管道,由于"大跃进",质量受到影响。就道路状况而言,由于市区面积迅速扩大,道路修建任务增大,设计、维修、投资跟不上,低标准,低质量简易路面比重增大。已修路面维修质量差,路面破损松碎,脱皮沉陷严重。有的下水道不配套,污水排泄不及时,事故不断出现,其中仅1960年春一次事故就使华药损失10万元之多。在给排水方面,由于城市迅速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供水与需水矛盾突出。公共汽车交通方面,由于人口不断增多,市区道路不断扩大,市内交通客流量增大,出现了车辆少、线路少、车况老旧、维修跟不上等突出矛盾。甚至在大炼钢铁中,公共汽车一度停开,全部去拉运矿石、焦炭,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各项事业受到影响
        城市人口突破。以"大办"为特征的"大跃进",导致劳动力增加,外域人口大量涌入,仅1958年一年,全市城市人口猛增,提前几年突破人口规划,大大超出规划要求。
        为配合工业"跃进",文化教育也大快上,一些中等专业学校,纷纷升格为大专,到1960年,石家庄建起了高校8所、中专5所、普通中学14所、民办学校14所。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大炼钢铁高潮中,城市绿化受到破坏和影响,许多园林绿地被作为钢铁基地和"小土群"场所占用。如"一五"时期建起的光华路果树林超负荷运转和"三八"妇女林荡然无存。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节 城市建设的全面调整
        从1960年至1962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城市建设也进入全面调整之中。
        一、工业下马,城建项目压缩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石家庄一些大中企业相继下马或限产、减产,中小棉纺企业由41个精减到17个。石家庄国棉三产、国棉四厂停产;新华棉纺厂减产;大兴纺织厂调整产品结构,改为利用下脚料生产地毯。冶金工业行业,新建冶炼工业除长安焦厂外全部关闭,钢铁企业除保留了石家庄钢铁厂外,其余钢铁厂一律下马。未建成和已建成的市属企业大部分关闭下马,其中较大工厂有水泥厂、制碱厂、硬化油厂、造船厂、玻璃纤维厂、桥西电碳厂、油毡厂等。全市小企业由279个精简到90个。到1965年底,全市各类企业由1136个减为270个,工业职工由16.4万减少到10.3万人。
        二、城市人口压缩、下放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压缩城市人口、下放干部职工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措施之一。1960年8月4日,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会通过《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精简非生产人员的决定》。《决定》要求对1960年以来盲目流入城市的干部、职工带入的抚养人口11433人,原则上一律动员回农村;从农村招收的合同工,除钢铁、煤运战线外要尽可能核减下来;国家机关干部30%(约3614人)到农村去;大力压缩城镇非生产人员;从市区被抚养人口压缩30000人到农村去。根据非农业人口精减到1957年水平的要求,为完成压缩城市人口,精简非农业人口任务,1961年市委、市人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级组织也成立相应办事机构。市委主要领导专管全市10个领导小组工作。1961年,全市压缩非农业人口94529人,其中减少城镇人口87595人,减少全民职工34856人;减少吃商品粮人口70037人,返回农村66750人。1962年,市委成立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领导小组和精简行政编制领导小组,制定了继续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任务,提出"决心要大,行动要快,步子要稳"。1962年,全市减少吃商品粮人口共87400人,共中减少全民职工42369人。压缩城市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使石家庄市非农业人口由1961年的440800人减少到384000人,为缓解城市压力,战胜暂时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62年底,市区人口下降到56.17万人,接近1957年人口数,为"大跃进"以来人口量少年份。
        三、经济停滞,人民生活降低
        "大跃进"的消极影响和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石家庄市各项经济停滞和下降,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降低。
        首先在工业方面,经济困难时期,除国棉二产继续生产外,棉三、棉四全部停产下马,实行限产、调整,动员职工精简下放,支援农业,华新纺织厂也于1962年6月宣布停产。农业方面,由于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以后,工作不细,形成简单化,生产上追求高指标,种植上瞎指挥,产量上搞浮夸,片面强调发展甘薯,导致1958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达69万亩,比1957年增加一倍,小麦则比1957年减少近19万亩,谷子减少11万亩,玉米减少7.4万亩。"大跃进"、"共产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作物产量逐年下降。1963年又发生特大洪水,生产降到最低点,粮食亩产115公斤,总产1.55亿公斤,比1958年分别减少32%和41%,棉花亩产11.5公斤,总产547万公斤,比1958年分别减少68%和73%,油料亩产79.5公斤,总产268万公斤,经1958年分别减少68%和73%。生猪饲养量1961年比1958年减少59.3%。
        商业贸易方面,1958年至1960年市场商品紧缺,物价上涨、原料缺乏、市场萎缩。
        经济形势恶化,给城市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主要表现为粮油供应减少,物价指数上升,消费指数上升,平均工资减少,实际购买力下降,发病率上升。人均生活水平同1958年相比,下降了35%。
        1960年,是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一年,粮食减产,调运困难,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是年10月,中共石家庄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开展节约粮食运动,全市城镇人口粮食定量由原来每人每月平均16.1公斤,压缩到14.82公斤。11月4日,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压缩城镇人口粮食供应指标的通知》,全市城镇人口平均粮食定量在已压缩到14.8公斤的基础上,又压缩到14.5公斤。同年11月14日,市委成立粮食代用品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制造"野生植物淀粉"、"链孢霉"、"小球藻"、"人造肉"、"蘑菇"等代食品的群众运动,大力推广"粮食增量法"。此间,社会上出现了因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肝炎、浮肿病、妇女闭经、子宫下垂、伤寒等疾病。12月24日,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对老、弱、病、孕、幼在粮油供应上给予照顾。1960年油料歉收,食油供应紧张。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对各类人员规定出食油供应新标准:①高空作业职工、高温作业职工、高级知识分子、13级以上干部、井下工人、职业运动员、高级演员每人每月供食油0.5公斤。②市内、市郊公社及井陉矿务局干部、职工、住校大中学生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3公斤。在家起伙的大中学生和居民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175公斤。③井陉、获鹿区的职工干部、住校的大中学生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2公斤,在家起伙的大中学生和居民、职工家属每人每月供应0.125公斤。④劳改犯人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1公斤。
        1962年,为解决当时食油入不抵出的困难,进一步压缩食油供应定量,石家庄专员公署发出紧急通知:从本年度6月份起,各中等城市干部职工、大专院校住校学生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1公斤、居民0.075公斤。县城干部职工、大专住校学生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05公斤,县城居民及菜农供应0.05公斤。不仅如此,城市居民的糖、糕点、烟、酒、肥皂等商品和副食品都实行发票和凭本供应。
        1960年12月18日,中共石家庄市委向中共河北省作出《关于城市人民生活几个问题的报告》。《报告》反映,全市浮肿问题范围较广,病情相当严重,进入11月以来发病人数逐步上升。仅市内三区和井陉矿区发病者达6630人,占人口总数5.5%。12月10日上升到14639人,占人口总数的12.2%,其中财贸职工占据24.6%,机关工作人员占14.6%,工矿企业职工占8.28%,大中学教员、学生占5.26%,街道居民占2.24%。同年12月5日,市委向省委作出的《关于桥东区栾城公社南安庄生产队发生人口严重死亡问题的报告》中反映,桥东区栾城公社死亡73人 ,占人口8.16%,致病101人,外流148人。
        1961年7月下旬,市委组织调查组对全市16个单位职工生活状况进行典型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访问40个家庭的典型调查情况表明,职工生活指数上升33.4%,生活消费指数上升45%,平均工资减少21%。同年9月,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室向市委报送《关于城市职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6月底全市职工达127716人,比1957年增加1.41倍,平均工资收入减少18.5%,奖金减少27.8%,福利减少48.4%,生活指标提高63.15%,生活费开支加大48.4%,食油平均减少46.7%,肉蛋减少80%。存在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工资总额增大,但单位职工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职工发病人数增多,出生率下降。1961年1至6月份新增病号50750人,属营养性浮肿36936人,子宫垂脱651人,闭经12242人。部分职工思想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储蓄存款大幅度下降,不少人重物轻币,使困难户增多,补助面扩大。
        为改善人民生活,1961年市委决定大搞蔬菜、粮和粮棉间作,发动群众及时采集储备代食品,大搞小球藻,节约用粮,大抓食堂管理,并成立市委代食品工业生产领导小组。要求全市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工业大力支援农业。市委、市人委又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贯彻节约渡荒和"低指标、瓜菜代"的方针。并指出,应突出抓紧山药蔓的采集和一切可做食品的家生、野生植物、桔杆、叶蔓的广泛采集储备,一切可以收集的都收集起来。城市人民定量低、吃不饱,以杂粮、瓜菜等填腹充饥,必然给人民的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这是解放后前所未用的。
        四、区划的调整
        从1961年开始,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整。在城市西南方开辟孙村工业区和中华大街南工业区,以缓解工业区过于集中,生活区与工业区脱节带来的交通、生活不便。城市规模也进行了调整。"大跃进"时期划入市区的土地和扩大的郊区,分三次调整退出。1965年调整结束后,市区面积保留47.81平方公里。
        1960年2月2日,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的指导,石家庄专区与石家庄市合并为石家庄市。市级领导机关直接领导10个县、3个区及直接管理的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3月1日正式办公。地委与市委合并后称中共石家庄市委;专署与市人委合并后称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1961年4月28日,经河北省委同意,石家庄专区、市分设。在原石家庄市基础上分别成立中共石家庄地委和中共石家庄市委;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委基础上分别建立河北省石家庄专员公署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委,专署辖13个县及石家庄市;石家庄市人委管辖市区3个区和井陉矿区。是年5月1日正式办公。
        1961年12月30日,中共石家庄市委发出《关于调整行政区划的通知》。一、原桥东区所辖娄底、冶河、郄马、军家营4个公社归栾城县领导;原桥西区所辖永壁、寺家庄、高迁3个公社归获鹿县领导。二、成立两个郊区。原桥西区的西王村、东焦村、桥东区的任栗村、彭村、休门,长安区的新范村、旧范村、范村等8个村仍由现属区领导;三、除上述社队外,其余市郊社队以京广铁路为界分设两个郊区,铁路以东为东郊区,铁路以西为西郊区,路东留村、塔谈村归东郊区领导。
        第三节 调整中恢复与发展
        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石家庄市经过全面调整,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城市建设有所发展。"大跃进"年代出现的城市人民公社取消,公共食堂解散,城市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口由此得到增加,出现了解放以来第三次生育高峰和人口增长高峰。
        一、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从1963年开始,石家庄市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棉纺织工业提供了原料。1964年初,停产企业恢复生产,下放到农村的职工陆续返市,企业生产情况逐步好转,一批新建企业和项目陆续上马,全市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到1964年,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和提高。由于调整了畜牧饲养政策,贯彻了"集体和社员家庭私养并重,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大力支持社员饲养,同时调整生猪收购政策,实行有奖销售,生猪生产又有恢复和发展。从1962年开始市区自由市场逐步恢复,上市粮食熟食、副食品、百货达500多个品种,价格稳中有降。
        二、人民生活改善,城市人口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物资供应和日用品及农副产品不断丰富,城市人民生活也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1963年,全市进行了几年来第一次工资调整。1964年,城市大量农业人口食油供应由每人每月0.2公斤增加到0.25公斤,对糖果糕点由按人按月平价定量供应逐渐改为高价放开,到1964年4月10日高价糕点取消粮票,1965年4月1日平价糕点也取消票证,全部敞开供应。同年7月,糖果撤销高价供应,全部实行平价敞供。诸如湾里庙庙会、休门集等城乡集市贸易相继恢复开放,不仅活跃了城乡物资交流,而且方便了人民生活,全市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全市人口一反1961年到1962年困难时期负增长的情况,1963年成为出生率历史最高年份,自然增长率达28.75‰,全市总人口达502.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达60.6万人。
        三、取消城市人民公社
        1958年,在大办人民公社热潮中,石家庄市作为城市人民公社试点城市,建起了长安、桥东、桥西三个城市人民公社。城市公社建立后,原区委为公社党委,保留区人委,"政社合一",两套牌子,一套人马。1965年,市委作出取消城市各级公社党委,恢复区委机构的决定,城市区级机构改区委、区人委的设置和称谓。
        四、城市建设恢复和发展
        1960年在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比重开始回升。1964年,主要对中华大街、中山路等道路翻修。1965年政府发动群众,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年修筑沥青道路总长度181.27公里,路灯2747盏。为解决铁路与市区道路相交的矛盾,修建了码头街、建设北大街等8座公路铁路立交桥,市区排水管道总长度为69.25公里,日排污能力2.04万吨;排水明渠共12条,总长度为38081米。公共交通初具经营规模,有运营线路6条,运营车辆46部,年客运总数达1938万人次。到1965的,住宅面积为13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47平方米,市区及郊区面积23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47.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5万人。
        从财政收入状况看,"大跃进"的前二年工商税收和企业收入都增长幅度较大。1958年新建、扩建企业较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到4820万元,为1957年的11倍。1959年,棉纺三厂、四厂全部投产,许多企业在"跃进"中拼人力、拼设备、生产大幅度上升,商业、粮食、银行系统也都超额完成任务,这年企业收入为14510万元,比1958年增长2倍。但以后随着"大跃进"失误弊端显现,三年困难时期,工商税收大幅度下降,1962、1963、1964年收入为7000到8000万元间,到1965年才恢复到1961年的水平。从1960年开始的经济困难时期,原棉不足,纺织企业大幅度减产,1962年企业收入只完成552万元,比上年减少56%。1963年开始回升,企业收入完成1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从财政支出状况看,建国初开始,经济建设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城建支出投资大于企业投资。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从1952年以后,经济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五"期间,经济建设投资均占财政支出三分之一左右。到"二五"、"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支出大幅度上升,1958年上升到5441万元,占财政收入86.3%,为历年最高增长点,相当于"一五"期间经济建设支出的2.7倍。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一五"期间为企业投资总和的10倍,而城市维护费仅为232万元,仅占经济建设费的0.5%。1961年、1962年,经济建设投资分别降为财政支出的21%和16.31%,这样,"二五"期间经济建设投资比重也高达65.83%。
        在1963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好转时期,经济建设投资支出为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与"一五"期间相差不多。
        第十七章 河北省政治中心的确立与石家庄城市发展
        "文革"期间的1968年,河北省省会迁至石家庄,使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的政治中心,推动了石家庄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促成了河北省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形成。这一时期成为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第一节 省会迁石
        建国后,河北省省会几经变迁,先后迁移三个城市。建国初期,河北省省会一度设于保定。1954年4月,天津市归河北省直辖后,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以后,随着天津成为直辖市,1966年4月,河北省省会又迁回保定。"文革"中的1968年1月29日经中央批准,省会迁至石家庄。省会的几经变迁有着其历史渊源,但河北省省会设于石家庄也有其历史必然性。早在1953年,石家庄就被中央作为河北省省会所在地而进行重点建设,为此,石家庄成立河北省省会迁建办公室。裕华路曾作为省府路进行建设,今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馆、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大厦一带曾作为河北省省府大厦、省委大厦所在地准备进行重点建设。石家庄作为省会所在地其因有五:
        其一,石家庄市有着良好的政治基础。石家庄是华北乃至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它附近的西柏坡曾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大战役,由此踏入进京建国之路。作为最早解放的城市,石家庄不仅对全国解放战争作出过重要支持,也为城市接管与改造提供了重要经验、政策和借鉴,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范例,是在国内外有着重要政治影响的城市。
        其二,石家庄是河北省也是华北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是京广、石德、石太铁路交汇处,具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河北省和华北乃至全国的物资流通商品集散地,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其三,石家庄是华北重要粮棉产地,历史上被称为"华北粮仓",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四,建国以后,石家庄由一个几十万人小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步入中等城市之列,其他文教、卫生和体育事业发展也大大快于河北省其了城市。
        其五,在"文革"中虽然石家庄也受到"左"的思潮严重影响,受到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干扰破坏,工农业生产爱到影响,但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给予了坚决抵制和斗争,不仅率先在河北全省实现政治上安定,而且在经济上为支援河北省其他城市,支援京津地区,稳定大局作出贡献。而当时的省会保定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才实现安定。1968年1月29日,经中央批准,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河北省省会迁石。同的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从此,石家庄掀开历史新的一页,成为河北省政治中心,并逐步形成河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节 省会迁石后对石家庄城市的影响
        省会迁石后,石家庄由过去轻纺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城市成为河北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带来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作为河北省经济中心的地位也逐步形成。
        河北省省会迁石后,省革命委员会建于维明街南头原华北警校和石家庄市六中院内。省直各单位先后迁至石家庄市桥西区一带。随着机构不断完善,各职能部门,各厅、局逐渐恢复成立,遍布市内各区。随着河北省政治中心确立,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文化中心也逐步确立。河北日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迁建石家庄。石家庄的电信业由县间中心区转为省会中心网络建设时期。对原有长途电话进行了完善和调整。1975年建成了长途通信楼,开通和增设了省地直达电路,省际电话,省内地、市、县、电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改为河北省博物馆,南侧依次拓土兴建了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馆和河北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大厦。河北省歌舞剧院、河北省话剧院、河北省杂技团、河北省京剧团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等省直属文化艺术团体先后迁到石家庄。到1976年底,石家庄市大专院校发展到5所(不包括部队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到20多所、医院达20所以上。这些都标志着石家庄作为河北省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
        随着省会迁石,市区人口迅速增加,并出现了人口机械增长加快和城市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特点。从1966年至1976年10月间,市区人口由1966年底的64.3万增至1976年底的84.5万人,净增20万,其中重要特点之一是机械增长过快。首先是随着省会迁石,省直干部、职工、家属的迁入,其次是中直一些单位迁石及其随带的干职、职工和家属迁入,加之"文革"期间陆续落实各项政策,原下放、返乡的干部、职工、居民返市,都促进了石家庄市人口猛增。与人口机械增长趋势相比,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减缓。
        省直、中直干部、职工及家属入市,使石家庄市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是来源构成更为广泛,一改过去单纯增加企业职工、增加劳动大军的现象;二是文化层次和人口素质提高,三是在业职工结构改变,机关干部、事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长比例快于职工总数增长比例,这对石家庄市人口素质提高产生着直接影响。
        第三节 "文革"对城市建设的干扰和破坏
        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对石家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干扰。
        对政权体制的冲击。"文革"发生时间是在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年浩劫,首当其冲的是对整个政治体制和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冲击。"文革"伊始,全市从上到下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各级领导普遍受到批判,大多数单位领导被罢官,石家庄市党政财文大权被夺,正常的领导体制被打破,各级组织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政令无法通行,生产无秩序可言,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左"的思潮占统治地位,各级党组织仍不健全,广大干部积极性受到压制,在实行的革命委员会的体制中,有不少"造反派"掌权,各项工作无法纳入正轨。
        在经济上,原有的正常生产秩序被打破,多年形成的科学管理和规章制度被作为"修正主义"路线进行批判,予以废除,一些企业停工停产、管理混乱。在发展速度上片面强调"高速度",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在农业发展上,片面强调了"以粮为纲",多种经营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和"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受到批判和破除。粮食产量上升很快,但棉花、油料作物却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畸形,高产低效。在城市商业上,则片面强调"为工农兵服务"、"大众化",许多传统风味和受消费者欢迎的服务项目被当做"修正主义"、"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取消,出现不顾品种质量、不按程序服务的现象。一些老字号商店、旅店、洗澡店被视为"四旧"而更名。如老万宝商店改为建新商店,长安商场改名为东方红商场,丽华布店被改名为修布主,中山路商场被改名为人民商场,复和永洗染店改为工农兵洗染店,德昌厚洗染店改为红旗洗染店,协成玉洗染店改为新华洗染店等等。
        城市人民生活虽有改善和提高。但许多生活日用品供应匮乏,凭本供应,凭票购买,排队购物成为城市生活景观。城乡集市贸易被作为"资本主义"受到批判和"取缔"。
        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公共娱乐场所稀少。园林绿化、美化市容环境被当成"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批判,花坛被毁,树木减少,城市市容色调非红即灰,颜色冷暗。城市基础设施与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极不适应,一些单位不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片面追求产值,不讲环境保护,污染日益严重并且得不到及时治理。人均住宅面积逐年下降,住宅难成为突出问题。商业布局不匀,大型公共建筑稀少。
        第四节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虽然"文革"对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破坏和干扰,但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正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五"、"四五"时期,省会迁石也正在这一期间,由于石家庄市广大干部职工抵制极"左"思潮,坚持生产和工作,这些因素毕竟促进了石家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这是石家庄市发展史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动因,推动了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又一高峰期出现。
        一、经济发展增长较快
        就石家庄纺织行业来说,到1975年全市棉纱棉布总产量分别是"文革"前1965年的1.4倍和1.27倍。医药工业贯彻毛泽东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石家庄地区和驻石部队相继建起一批小药厂。1970年至1976年这一期间,石家庄电化厂、石家庄化工厂等一批化工骨干基础企业相继建立,到1976年底,石家庄化工企业达85家,化工产品品种比1965年增加50%。轻工业也在十年间形成了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期间,电子工业有较大发展,1966年2月,先后建立了以石家庄半导体厂(现无线电二厂)、东方红无线电元件厂(现无线电三厂)。到8月成立电子工业局时,全市已有电子专业生产厂家17家,工业总产值达1831.2万元,以后又以每年68%递增,到1976年已能生产收音机、录音机、通讯机、半导体元器件、医疗电子设备。与1973年比,品种增加35.4%,工业总产值由占全市的0.7%上升到2.9%,电子专业厂达20个。
        1966年至1976年,石家庄市的纺织工业主要是发展了化纤纺织。从1969年开始,原河北省针织研究所与原河北省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合并,建成了石家庄纺织经编厂,年产腈纶纱3669件。同时,设计建立年产5000吨的维尼纶厂。1973年至1974年,以原石家庄市红旗纺织厂、桥东织染厂为基础,改建为市第二印染厂和市第三印染厂。石家庄纺织器材一厂由天津迁石,占地面积9.25万平方米,第二纺织器材厂新增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备17台,拥有面积4.75万平方米。
        这一期间,石家庄机械工业也得到较大发展。1974年初,石家庄拖拉机厂动工兴建,于1976年投入生产。1970年后,石家庄市汽车工业逐步发展起来,1972年,石家庄汽车修理厂改名为石家庄汽车制造厂。农用柴油机、阀门、载重汽车等生产也有发展。到1975年末,全市有机械工业企业17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96亿元。
        对外贸易得到一定发展。1970年出口商品增加到7大类34个品种,外贸收购值达6162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8%,占河北省外贸收购总金额的20.83%。1975年,出口商品发展到10大类76个品种,贸易收购值占全市总产值的6.26%,占河北省外贸收购总额的24.17%,品种和收购值比1976年分别增长了1.2倍和11.8倍。
        到1976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65年底的11.5亿元升为30.2亿元,年社会零售总额由1965年的1.65亿上升为3.7亿元。
        二、城市建设成绩显着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建设事业,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从1970年开始,石家庄市内先后修建了中山路、和平路、仓安路、南马路四座与京广铁路立交的地道桥,使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与京广铁路实现立体化,市内东西主要交通干道连为一体,初步解决了京广铁路对城市交通的分割,不但解决了交通受阻问题,也使城市成为整体。除大型立交桥外,这一时期全市修建的各种桥梁46座,开辟和新建道路23条(市区21条、郊区2条),拓宽、延长、改建道路43条(其中外通道路5条);从1971年至1976年,全市共修建沥青混凝土小街道172条,总面积达11.9026万平方米。这一期间,市政工程一个突出变化是大量修筑沥青混凝土路面和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开始修建三块板道路。1976年底,全市道路总面积266万平方米,比1965年增加一倍,其中高等级路面154万平方米,比1965年增加两倍;道路长度达244公里,其中高级路面长度为175公里。
        到1976年底,全市公共汽车车辆增至141部,营运线路增至15条,形成了以火车站为中心放射状的客运线路。
        供水事业,从1970年开始兴建二水源和第四水厂,至1974年共计凿井7眼,铺设直径为300、500、800毫米输水管道长19385米。1976年5月,二水源和第四水厂全部竣工投产,缓解了建设大街以东(长安区)供水紧张状况。1975年动工扩建西水厂(今第二水厂),新增建3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使该水厂日供水能力增加到5.1744万吨,解决了桥西西部一带供水紧张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省会供水问题,1976年开始建设西北水源和第六水厂,投资1200万元,水源地选在滹沱河南高基村一带。第六水厂设在石岗大街北端西侧,凿井11眼,日产水10万吨,当年完成凿井工程。以后,又继续铺设输水管道,建设水厂,调整市内管网,1979年12月全部竣工投产。至1976年底,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9.6万吨,年供水量达5939万吨,饮用自来水人口达100%。
        1966年至1976年,修建排水管道35条,绝大多数是雨、污水会流制管道。1966年改建总退水渠和南栗明渠加宽、加深,增大了流量。1972年和1974年,将桥西明渠从今南长街至石太铁路,长1800米渠段改成直径2.3米至2.5米暗沟,1976年将元村明渠从京广铁路至平安南大街东侧改为暗沟。到1976年底,全市排水管道发展到165.19公里,排水明渠长度为34.880公里。
        这一时期,污水的处理和治理工作开始起步。1973年在西三教村修建了容量为1万立方米的污水氧化塘,污水经净化后浇灌农田,取得较好效益。1976年将其扩建为一、二、三级串连式氧化塘,可容纳污水3万立方米。
        这期间,市区安装路灯4761盏,照明长度为190.8公里。1964年前安装路灯,全靠人工爬杆,1964年后逐步改用手摇升降车。1968年开始采用机械升降车,到1976年已开始采用液压升降车安装和维修路灯,并且采用时控、光控启闭开关路灯。
        这一时期,西北部防洪堤从赵陵铺至中山路建成宽7米混凝土堤路面,重要地段砌筑了片石护坡。
        为改变城市燃料结构,1975年底,市内筹建液化气公司,当年仅有15户液化气用户。1977年7月正式营业,仅育才街(裕华路)一处供气站,用户3200个。
        三、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随着对极"左"思潮批判,"文革"中更名的老字号重新更改过来,传统风味得到恢复。从1972年开始,石家庄市饮食业从外地学习,解放路饭店引进了山东风味菜肴,中和轩饭庄学习并引进了江米炸糕、驴打滚等甜食小吃,开办了全市第一家甜食部--饴芳斋甜食部;在解放路二部(今舒膳斋饭庄)开办了煨汤馆。粮油、肉食、副食供应虽然凭票凭本,但无论供应量还是品种上都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生活逐渐丰富。1972年,省会当时最大的百货商场--人民商场大楼建成开业。时有"燕赵第一家"之称的燕春饭店于1974年破土动工。河北剧场竣工,文化场所恢复开放,全市影剧院和礼堂开放达20个,高等院校恢复招生;城市绿化得到改观。
        1966年到1976年,虽处于"文革",期间,但由于石家庄市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工商税收和企业收入完成得较好,除1970年由于限产让电和价格下调等因素,企业收入减少外,其他年份一直保持了上升趋势。全市工商税收从1966年的1.16亿增加到1976年的3.3亿元;企业收入由1966年的1641万元增加到1976年的2.46亿元。财政支出中,1966年至1968年经济建设投资保持在39%左右,1969年高达80%,大部分用于基建投资,城市维护费有所提高。10年间,经济建设投资为财政总支出的57%,城市维护费为经济建设投资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至此,石家庄市由一个城市功能以轻纺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全面发展,成为河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