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  > 扶贫攻坚领域
        发布时间:2022-12-29    来源: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
        【字体: 】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河北省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以自信自强的信念、守正创新的精神、踔厉奋发的姿态、勇毅前行的担当,不等不靠、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争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排头兵、领头雁。
        聚焦产业振兴 强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做好产业规划,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将坚决打好产业振兴“主动仗”,强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一是指导各县(市、区)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县域资源,多举措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发挥地域品牌效应,发展新兴产业主体,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和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用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文化力量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赵县充分挖掘县域内文化、旅游等资源,建设“梨文化”小镇,举办赵州梨丰收节,重点打造“赵县雪花梨”“赵县黄冠梨”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冀华星、丽梨等10余个梨果品牌,成功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推动了梨果产业的发展,实现梨果年产量60万吨、年出口量8万吨。
        二是指导各县(市、区)以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以产业基础良好、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为依托,以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振兴示范区,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灵寿县充分发挥大明川示范区的引领带动效应,依托旅游资源,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旅融合发展。该示范区涉及10个行政村,2079户6342人,带动安置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年增加周边村村集体收入150万元左右。
        三是引导各县(市、区)在推行乡村振兴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明确、配套服务完善的县域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无极县依托优势设施蔬菜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发展,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该县七汲镇种植设施蔬菜1.5万亩,涉及16个自然村,强势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其中,仅王村一个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就达9万多吨,交易额超3亿元。
        聚焦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农村群众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系统将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不断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努力拓宽农村群众增收之路。一是不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畅通农户申请、排查走访、部门防返贫监测预警等渠道,按照“早、宽、严、实”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健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各类政策,不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质量水平,保持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确保群众收入稳中有升。二是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就业政策。根据脱贫劳动力实际状况,统筹开发、设置、管理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各项政策,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提高脱贫人口收入。同时,通过开通就业微信公众号,搭建交流平台,依据当地产业特点和社会用工需求,及时推送相关务工信息,组织多元化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务工收入,促进群众及时就业。今年全市共为脱贫人口设置乡村公益岗13980个,工资水平在300-800元/月。三是多手段助力群众增收。通过组建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聚合发展,促进企业间交流项目招引、企业经营、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合力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技术融创,有效带动从业者收入提高。通过线上线下定期举办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来扩大市场、延伸链条,带动产业扩规升级。同时,积极开拓电商直播形式,开展线上销售提级,利用新媒体增加销量,带动群众收入提高;大力组织开展培训,为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和从业者提供全方位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深泽县大力发展传统布艺行业,布艺产品占义乌市场80%份额,享有“南义乌、北深泽”的美誉。全县1491家布艺类注册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直播带货,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辐射带动周边9个县(市、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年人均收入4万元。
        聚焦乡村建设 稳步构建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不等不靠,创新举措,下好乡村建设工作“先手棋”,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统筹规划建设,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推进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强力推进乡村建设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探索实施“三先三后”乡村建设信息数据采集模式,极大提高了信息采集准确率。“先试点后展开”,即选取试点实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深入分析研判采集流程和采集结果,改良工作方法后全面铺开。“先培训后上岗”,即多层次广范围开展业务培训,既一对一指导培训,又点对点帮扶支持,确保工作人员都精通业务,工作扎实推进。“先采集后审核”,即在电脑程序“自动校对”的同时,增加建立数据校验二审机制,由数据录入乡镇对数据进行二次复核,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率。同时,建立电话暗访制度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通报简报制度。通过对基层进行电话暗访,压实工作责任、了解工作推进情况并定期对数据采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多措并举保障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的地域特点,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特色村镇进行村庄风貌规划设计。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政策性银行支持,打通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纳入“两会一团”活动重要内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赞皇县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4.5亿元,提升全县域基础设施水平,投资6.5亿元逐步提升槐河沿岸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同时,按照规划将全县村庄分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村庄清洁示范村进行分类打造。
        聚焦乡村治理 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乡村治理建设,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一是创新机制保障乡村治理有序推进。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推行乡村治理积分激励机制。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分类详尽制定积分方案,对乡风文明等村级事务都进行具体量化。建立“一户一档”,形成家庭电子档案;成立积分管委会,根据个人家庭户自报、村民互报、监督员考评的方式进行加减分登记。农户获得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物品,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户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元氏县仝梅吕村以“积分制”为手段,激发起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形成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二是健全制度保障乡风文明和谐。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创新开展“村情恳谈会”,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深入开展“乡贤议事会”,围绕乡村振兴,引导和支持广大乡贤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建设;全面开展“道德评判团”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评判体系,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促进安定团结。各县(市、区)还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矛盾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信访隐患,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推动构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好新农村。鹿泉区180个村28个社区全部成立调委会,开展“村情恳谈会”,积极调处民事纠纷,有效消除治安隐患,畅通了村民群众利益协调渠道。
        三是完善体系保障德治教化润民。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构建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模式。各县(市、区)通过印制以德治村工作手册,记录好人好事,设立善行好人榜,集中宣传身边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的村民自治氛围;组织表彰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发挥榜样效应,强化群众荣誉感、责任感,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藁城区以1982年创建并坚持至今的《功德录》为载体,每天规范记录日常工作生活中涌现出的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好人好事;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本村发生的好人好事,用村民的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道路上,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 >> 扶贫攻坚领域
        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 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2-12-29    来源: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
        【字体: 】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河北省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以自信自强的信念、守正创新的精神、踔厉奋发的姿态、勇毅前行的担当,不等不靠、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争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排头兵、领头雁。
        聚焦产业振兴 强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做好产业规划,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将坚决打好产业振兴“主动仗”,强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一是指导各县(市、区)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县域资源,多举措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发挥地域品牌效应,发展新兴产业主体,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和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用365bet体育在线主页_365完美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投文化力量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赵县充分挖掘县域内文化、旅游等资源,建设“梨文化”小镇,举办赵州梨丰收节,重点打造“赵县雪花梨”“赵县黄冠梨”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冀华星、丽梨等10余个梨果品牌,成功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推动了梨果产业的发展,实现梨果年产量60万吨、年出口量8万吨。
        二是指导各县(市、区)以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以产业基础良好、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为依托,以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振兴示范区,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灵寿县充分发挥大明川示范区的引领带动效应,依托旅游资源,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旅融合发展。该示范区涉及10个行政村,2079户6342人,带动安置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年增加周边村村集体收入150万元左右。
        三是引导各县(市、区)在推行乡村振兴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明确、配套服务完善的县域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无极县依托优势设施蔬菜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发展,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该县七汲镇种植设施蔬菜1.5万亩,涉及16个自然村,强势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其中,仅王村一个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就达9万多吨,交易额超3亿元。
        聚焦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农村群众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系统将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不断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努力拓宽农村群众增收之路。一是不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畅通农户申请、排查走访、部门防返贫监测预警等渠道,按照“早、宽、严、实”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健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各类政策,不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质量水平,保持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确保群众收入稳中有升。二是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就业政策。根据脱贫劳动力实际状况,统筹开发、设置、管理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各项政策,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提高脱贫人口收入。同时,通过开通就业微信公众号,搭建交流平台,依据当地产业特点和社会用工需求,及时推送相关务工信息,组织多元化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务工收入,促进群众及时就业。今年全市共为脱贫人口设置乡村公益岗13980个,工资水平在300-800元/月。三是多手段助力群众增收。通过组建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聚合发展,促进企业间交流项目招引、企业经营、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合力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技术融创,有效带动从业者收入提高。通过线上线下定期举办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来扩大市场、延伸链条,带动产业扩规升级。同时,积极开拓电商直播形式,开展线上销售提级,利用新媒体增加销量,带动群众收入提高;大力组织开展培训,为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和从业者提供全方位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深泽县大力发展传统布艺行业,布艺产品占义乌市场80%份额,享有“南义乌、北深泽”的美誉。全县1491家布艺类注册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直播带货,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辐射带动周边9个县(市、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年人均收入4万元。
        聚焦乡村建设 稳步构建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不等不靠,创新举措,下好乡村建设工作“先手棋”,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统筹规划建设,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推进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强力推进乡村建设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探索实施“三先三后”乡村建设信息数据采集模式,极大提高了信息采集准确率。“先试点后展开”,即选取试点实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深入分析研判采集流程和采集结果,改良工作方法后全面铺开。“先培训后上岗”,即多层次广范围开展业务培训,既一对一指导培训,又点对点帮扶支持,确保工作人员都精通业务,工作扎实推进。“先采集后审核”,即在电脑程序“自动校对”的同时,增加建立数据校验二审机制,由数据录入乡镇对数据进行二次复核,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率。同时,建立电话暗访制度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通报简报制度。通过对基层进行电话暗访,压实工作责任、了解工作推进情况并定期对数据采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多措并举保障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的地域特点,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特色村镇进行村庄风貌规划设计。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政策性银行支持,打通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纳入“两会一团”活动重要内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赞皇县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4.5亿元,提升全县域基础设施水平,投资6.5亿元逐步提升槐河沿岸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同时,按照规划将全县村庄分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村庄清洁示范村进行分类打造。
        聚焦乡村治理 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乡村治理建设,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一是创新机制保障乡村治理有序推进。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推行乡村治理积分激励机制。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分类详尽制定积分方案,对乡风文明等村级事务都进行具体量化。建立“一户一档”,形成家庭电子档案;成立积分管委会,根据个人家庭户自报、村民互报、监督员考评的方式进行加减分登记。农户获得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物品,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户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元氏县仝梅吕村以“积分制”为手段,激发起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形成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二是健全制度保障乡风文明和谐。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创新开展“村情恳谈会”,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深入开展“乡贤议事会”,围绕乡村振兴,引导和支持广大乡贤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建设;全面开展“道德评判团”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评判体系,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促进安定团结。各县(市、区)还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矛盾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信访隐患,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推动构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好新农村。鹿泉区180个村28个社区全部成立调委会,开展“村情恳谈会”,积极调处民事纠纷,有效消除治安隐患,畅通了村民群众利益协调渠道。
        三是完善体系保障德治教化润民。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县(市、区)构建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模式。各县(市、区)通过印制以德治村工作手册,记录好人好事,设立善行好人榜,集中宣传身边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的村民自治氛围;组织表彰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发挥榜样效应,强化群众荣誉感、责任感,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藁城区以1982年创建并坚持至今的《功德录》为载体,每天规范记录日常工作生活中涌现出的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好人好事;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本村发生的好人好事,用村民的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道路上,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关于本网|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